“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①

                                   一

  听说《新月》月刊团体②里的人们在说,现在销路好起来了。这大概是真的,
以我似的交际极少的人,也在两个年青朋友的手里见过第二卷第六七号的合本。顺
便一翻,是争“言论自由”的文字③和小说居多。近尾巴处,则有梁实秋先生的一
篇《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以为“近于死译”。④而“死译之风也断不可长”,
就引了我的三段译文,以及在《文艺与批评》⑤的后记里所说:“但因为译者的能
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晦涩,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
仂句⑥拆下来呢,又失了原来的语气。在我,是除了还是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束
手这一条路了,所余的惟一的希望,只在读者还肯硬着头皮看下去而已”这些话,
细心地在字旁加上圆圈,还在“硬译”两字旁边加上套圈,于是“严正”地下了
“批评”道:“我们‘硬着头皮看下去’了,但是无所得。‘硬译’和‘死译’有
什么分别呢?”
  新月社的声明⑦中,虽说并无什么组织,在论文里,也似乎痛恶无产阶级式的
“组织”,“集团”这些话,但其实是有组织的,至少,关于政治的论文,这一本
里都互相“照应”;关于文艺,则这一篇是登在上面的同一批评家所作的《文学是
有阶级性的吗?》的余波。在那一篇里有一段说:“……但是不幸得很,没有一本
这类的书能被我看懂。……最使我感得困难的是文字,……简直读起来比天书还难。……
现在还没有一个中国人,用中国人所能看得懂的文字,写一篇文章告诉我们无产文
学的理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字旁也有圆圈,怕排印麻烦,恕不照画了。总之,
梁先生自认是一切中国人的代表,这些书既为自己所不懂,也就是为一切中国人所
不懂,应该在中国断绝其生命,于是出示曰“此风断不可长”云。
  别的“天书”译著者的意见我不能代表,从我个人来看,则事情是不会这样简
单的。第一,梁先生自以为“硬着头皮看下去”了,但究竟硬了没有,是否能够,
还是一个问题。以硬自居了,而实则其软如棉,正是新月社的一种特色。第二,梁
先生虽自来代表一切中国人了,但究竟是否全国中的最优秀者,也是一个问题。这
问题从《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这篇文章里,便可以解释。Proletary⑧这字不必
译音,大可译义,是有理可说的。但这位批评家却道:“其实翻翻字典,这个字的
涵义并不见得体面,据《韦白斯特大字典》⑨,Proletary的意思就是:A citizen
 of the lowest class whoserved the state not with property,but only by
having children。……普罗列塔利亚是国家里只会生孩子的阶级!(至少在罗马时
代是如此)”其实正无须来争这“体面”,大约略有常识者,总不至于以现在为罗
马时代,将现在的无产者都看作罗马人的。这正如将Chemie译作“舍密学”⑩,读
者必不和埃及的“炼金术”混同,对于“梁”先生所作的文章,也决不会去考查语
源,误解为“独木小桥”竟会动笔一样。连“翻翻字典”(《韦白斯特大字典》!)
也还是“无所得”,一切中国人未必全是如此的罢。

                                   二

  但于我最觉得有兴味的,是上节所引的梁先生的文字里,有两处都用着一个
“我们”,颇有些“多数”和“集团”气味了。自然,作者虽然单独执笔,气类则
决不只一人,用“我们”来说话,是不错的,也令人看起来较有力量,又不至于一
人双肩负责。然而,当“思想不能统一”时,“言论应该自由”时,正如梁先生的
批评资本制度一般,也有一种“弊病”。就是,既有“我们”便有我们以外的“他
们”,于是新月社的“我们”虽以为我的“死译之风断不可长”了,却另有读了并
不“无所得”的读者存在,而我的“硬译”,就还在“他们”之间生存,和“死译”
还有一些区别。
  我也就是新月社的“他们”之一,因为我的译作和梁先生所需的条件,是全都
不一样的。
  那一篇《论硬译》的开头论误译胜于死译说:“一部书断断不会完全曲译……
部分的曲译即使是错误,究竟也还给你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也许真是害人无穷的,
而你读的时候究竟还落个爽快。”末两句大可以加上夹圈,但我却从来不干这样的
勾当。我的译作,本不在博读者的“爽快”,却往往给以不舒服,甚而至于使人气
闷,憎恶,愤恨。读了会“落个爽快”的东西,自有新月社的人们的译著在:徐志
摩先生的诗,沈从文,凌叔华⑾先生的小说,陈西滢(即陈源)先生的闲话⑿,梁
实秋先生的批评,潘光旦先生的优生学⒀,还有白璧德先生的人文主义⒁。
  所以,梁先生后文说:“这样的书,就如同看地图一般,要伸着手指来寻找句
法的线索位置”这些话,在我也就觉得是废话,虽说犹如不说了。是的,由我说来,
要看“这样的书”就如同看地图一样,要伸着手指来找寻“句法的线索位置”的。
看地图虽然没有看《杨妃出浴图》或《岁寒三友图》那么“爽快”,甚而至于还须
伸着手指(其实这恐怕梁先生自己如此罢了,看惯地图的人,是只用眼睛就可以的),
但地图并不是死图;所以“硬译”即使有同一之劳,照例子也就和“死译”有了些
“什么区别”。识得ABCD者自以为新学家,仍旧和化学方程式无关,会打算盘的自
以为数学家,看起笔算的演草来还是无所得。现在的世间,原不是一为学者,便与
一切事都会有缘的。
  然而梁先生有实例在,举了我三段的译文,虽然明知道“也许因为没有上下文
的缘故,意思不能十分明了”。在《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这篇文章中,也用了
类似手段,举出两首译诗⒂来,总评道:“也许伟大的无产文学还没有出现,那么
我愿意等着,等着,等着。”这些方法,诚然是很“爽快”的,但我可以就在这一
本《新月》月刊里的创作——是创作呀!——《搬家》第八页上,举出一段文字来
——

  “小鸡有耳朵没有?”
  “我没看见过小鸡长耳朵的。”
  “它怎样听见我叫它呢?”她想到前天四婆告诉她的耳朵是管听东西,眼是管
看东西的。
  “这个蛋是白鸡黑鸡?”枝儿见四婆没答她,站起来摸着蛋子又问。
  “现在看不出来,等孵出小鸡才知道。”
  “婉儿姊说小鸡会变大鸡,这些小鸡也会变大鸡么?”
  “好好的喂它就会长大了,像这个鸡买来时还没有这样大吧?”

  也够了,“文字”是懂得的,也无须伸出手指来寻线索,但我不“等着”了,
以为就这一段看,是既不“爽快”,而且和不创作是很少区别的。
  临末,梁先生还有一个诘问:“中国文和外国文是不同的,……翻译之难即在
这个地方。假如两种文中的文法句法词法完全一样,那么翻译还成为一件工作吗?……
我们不妨把句法变换一下,以使读者能懂为第一要义,因为‘硬着头皮’不是一件
愉快的事,并且‘硬译’也不见得能保存‘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假如‘硬译’而
还能保存‘原来的精悍的语气’,那真是一件奇迹,还能说中国文是有‘缺点’吗?”
我倒不见得如此之愚,要寻求和中国文相同的外国文,或者希望“两种文中的文法
句法词法完全一样”。我但以为文法繁复的国语,较易于翻译外国文,语系相近的,
也较易于翻译,而且也是一种工作。荷兰翻德国,俄国翻波兰,能说这和并不工作
没有什么区别么?日本语和欧美很“不同”,但他们逐渐添加了新句法,比起古文
来,更宜于翻译而不失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开初自然是须“找寻句法的线索位置”,
很给了一些人不“愉快”的,但经找寻和习惯,现在已经同化,成为己有了。中国
的文法,比日本的古文还要不完备,然而也曾有些变迁,例如《史》《汉》不同于
《书经》⒃,现在的白话文又不同于《史》《汉》;有添造,例如唐译佛经,元译
上谕,⒄当时很有些“文法句法词法”是生造的,一经习用,便不必伸出手指,就
懂得了。现在又来了“外国文”,许多句子,即也须新造,——说得坏点,就是硬
造。据我的经验,这样译来,较之化为几句,更能保存原来的精悍的语气,但因为
有待于新造,所以原先的中国文是有缺点的。有什么“奇迹”,干什么“吗”呢?
但有待于“伸出手指”,“硬着头皮”,于有些人自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不
过我是本不想将“爽快”或“愉快”来献给那些诸公的,只要还有若干的读者能够
有所得,梁实秋先生“们”的苦乐以及无所得,实在“于我如浮云”⒅。
  但梁先生又有本不必求助于无产文学理论,而仍然很不了了的地方,例如他说,
“鲁迅先生前些年翻译的文学,例如厨川白村⒆的《苦闷的象征》,还不是令人看
不懂的东西,但是最近翻译的书似乎改变风格了。”只要有些常识的人就知道:
“中国文和外国文是不同的”,但同是一种外国文,因为作者各人的做法,而“风
格”和“句法的线索位置”也可以很不同。句子可繁可简,名词可常可专,决不会
一种外国文,易解的程度就都一式。我的译《苦闷的象征》,也和现在一样,是按
板规逐句,甚而至于逐字译的,然而梁实秋先生居然以为不能看懂者,乃是原文原
是易解的缘故,也因为梁实秋先生是中国新的批评家了的缘故,也因为其中硬造的
句法,是比较地看惯了的缘故。若在三家村里,专读《古文观止》⒇的学者们,看
起来又何尝不比“天书”还难呢。

                                   三

  但是,这回的“比天书还难”的无产文学理论的译本们,却给了梁先生不小的
影响。看不懂了,会有影响,虽然好像滑稽,然而是真的,这位批评家在《文学是
有阶级性的吗?》里说:“我现在批评所谓无产文学理论,也只能根据我所能了解
的一点材料而已。”(21)这就是说:因此而对于这理论的知识,极不完全了。
  但对于这罪过,我们(包含一切“天书”译者在内,故曰“们”)也只能负一
部分的责任,一部分是要作者自己的胡涂或懒惰来负的。“什么卢那卡尔斯基,蒲
力汗诺夫”的书我不知道,若夫“婆格达诺夫之类”的三篇论文(22)和托罗兹基的
半部《文学与革命》(23),则确有英文译本的了。英国没有“鲁迅先生”,译文定
该非常易解。梁先生对于伟大的无产文学的产生,曾经显示其“等着,等着,等着”
的耐心和勇气,这回对于理论,何不也等一下子,寻来看了再说呢。不知其有而不
求曰胡涂,知其有而不求曰懒惰,如果单是默坐,这样也许是“爽快”的,然而开
起口来,却很容易咽进冷气去了。
  例如就是那篇《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的高文,结论是并无阶级性。要抹杀
阶级性,我以为最干净的是吴稚晖(24)先生的“什么马克斯牛克斯”以及什么先生
的“世界上并没有阶级这东西”的学说。那么,就万喙息响,天下太平。但梁先生
却中了一些“什么马克斯”毒了,先承认了现在许多地方是资产制度,在这制度之
下则有无产者。不过这“无产者本来并没有阶级的自觉。是几个过于富同情心而又
态度褊激的领袖把这个阶级观念传授了给他们”,(25)要促起他们的联合,激发他
们争斗的欲念。不错,但我以为传授者应该并非由于同情,却因了改造世界的思想。
况且“本无其物”的东西,是无从自觉,无从激发的,会自觉,能激发,足见那是
原有的东西。原有的东西,就遮掩不久,即如格里莱阿(26)说地体运动,达尔文(2
7)说生物进化,当初何尝不或者几被宗教家烧死,或者大受保守者攻击呢,然而现
在人们对于两说,并不为奇者,就因为地体终于在运动,生物确也在进化的缘故。
承认其有而要掩饰为无,非有绝技是不行的。
  但梁先生自有消除斗争的办法,以为如卢梭所说:“资产是文明的基础”,(2
8)“所以攻击资产制度,即是反抗文明”,“一个无产者假如他是有出息的,只消
辛辛苦苦诚诚实实的工作一生,多少必定可以得到相当的资产。这才是正当的生活
斗争的手段。”我想,卢梭去今虽已百五十年,但当不至于以为过去未来的文明,
都以资产为基础。(但倘说以经济关系为基础,那自然是对的。)希腊印度,都有
文明,而繁盛时俱非在资产社会,他大概是知道的;倘不知道,那也是他的错误。
至于无产者应该“辛辛苦苦”爬上有产阶级去的“正当”的方法,则是中国有钱的
老太爷高兴时候,教导穷工人的古训,在实际上,现今正在“辛辛苦苦诚诚实实”
想爬上一级去的“无产者”也还多。然而这是还没有人“把这个阶级观念传授了给
他们”的时候。一经传授,他们可就不肯一个一个的来爬了,诚如梁先生所说,
“他们是一个阶级了,他们要有组织了,他们是一个集团了,于是他们便不循常轨
的一跃而夺取政权财权,一跃而为统治阶级。”但可还有想“辛辛苦苦诚诚实实工
作一生,多少必定可以得到相当的资产”的“无产者”呢?自然还有的。然而他要
算是“尚未发财的有产者”了。梁先生的忠告,将为无产者所呕吐了,将只好和老
太爷去互相赞赏而已了。
  那么,此后如何呢?梁先生以为是不足虑的。因为“这种革命的现象不能是永
久的,经过自然进化之后,优胜劣败的定律又要证明了,还是聪明才力过人的人占
优越的地位,无产者仍是无产者”。但无产阶级大概也知道“反文明的势力早晚要
被文明的势力所征服”,所以“要建立所谓‘无产阶级文化’,……这里面包括文
艺学术”(29)。
  自此以后,这才入了文艺批评的本题。

                                   四

  梁先生首先以为无产者文学理论的错误,是“在把阶级的束缚加在文学上面”,
因为一个资本家和一个劳动者,有不同的地方,但还有相同的地方,“他们的人性
(这两字原本有套圈)并没有两样”,例如都有喜怒哀乐,都有恋爱(但所“说的
是恋爱的本身,不是恋爱的方式”),“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3
0)。这些话是矛盾而空虚的。既然文明以资产为基础,穷人以竭力爬上去为“有出
息”,那么,爬上是人生的要谛,富翁乃人类的至尊,文学也只要表现资产阶级就
够了,又何必如此“过于富同情心”,一并包括“劣败”的无产者?况且“人性”
的“本身”,又怎样表现的呢?譬如原质或杂质的化学底性质,有化合力,物理学
底性质有硬度,要显示这力和度数,是须用两种物质来表现的,倘说要不用物质而
显示化合力和硬度的单单“本身”,无此妙法;但一用物质,这现象即又因物质而
不同。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
免掉所属的阶级性,无需加以“束缚”,实乃出于必然。自然,“喜怒哀乐,人之
情也”,然而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那会知道北京检煤渣老婆子
身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
大,也不爱林妹妹的。“汽笛呀!”“列宁呀!”固然并不就是无产文学,然而
“一切东西呀!”“一切人呀!”“可喜的事来了,人喜了呀!”也不是表现“人
性”的“本身”的文学。倘以表现最普通的人性的文学为至高,则表现最普遍的动
物性——营养,呼吸,运动,生殖——的文学,或者除去“运动”,表现生物性的
文学,必当更在其上。倘说,因为我们是人,所以以表现人性为限,那么,无产者
就因为是无产阶级,所以要做无产文学。
  其次,梁先生说作者的阶级,和作品无关(31)。托尔斯泰出身贵族,而同情于
贫民,然而并不主张阶级斗争;(32)马克斯并非无产阶级中的人物;终身穷苦的约
翰孙博士,志行吐属,过于贵族。(33)所以估量文学,当看作品本身,不能连累到
作者的阶级和身分。这些例子,也全不足以证明文学的无阶级性的。托尔斯泰正因
为出身贵族,旧性荡涤不尽,所以只同情于贫民而不主张阶级斗争。马克斯原先诚
非无产阶级中的人物,但也并无文学作品,我们不能悬拟他如果动笔,所表现的一
定是不用方式的恋爱本身。至于约翰孙博士终身穷苦,而志行吐属,过于王侯者,
我却实在不明白那缘故,因为我不知道英国文学和他的传记。也许,他原想“辛辛
苦苦诚诚实实的工作一生,多少必定可以得到相当的资产”,然后再爬上贵族阶级
去,不料终于“劣败”,连相当的资产也积不起来,所以只落得摆空架子,“爽快”
了罢。
  其次,梁先生说,“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大多数永远是蠢的,永
远是和文学无缘”,但鉴赏力之有无却和阶级无干,因为“鉴赏文学也是天生的一
种福气”,就是,虽在无产阶级里,也会有这“天生的一种福气”的人。(34)由我
推论起来,则只要有这一种“福气”的人,虽穷得不能受教育,至于一字不识,也
可以赏鉴《新月》月刊,来作“人性”和文艺“本身”原无阶级性的证据。但梁先
生也知道天生这一种福气的无产者一定不多,所以另定一种东西(文艺?)来给他
们看,“例如什么通俗的戏剧,电影,侦探小说之类”,因为“一般劳工劳农需要
娱乐,也许需要少量的艺术的娱乐”的缘故。这样看来,好像文学确因阶级而不同
了,但这是因鉴赏力之高低而定的,这种力量的修养和经济无关,乃是上帝之所赐
——“福气”。所以文学家要自由创造,既不该为皇室贵族所雇用,也不该受无产
阶级所威胁,去做讴功颂德的文章。这是不错的,但在我们所见的无产文学理论中,
也并未见过有谁说或一阶级的文学家,不该受皇室贵族的雇用,却该受无产阶级的
威胁,去做讴功颂德的文章,不过说,文学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文学家虽自
以为“自由”,自以为超了阶级,而无意识底地,也终受本阶级的阶级意识所支配,
那些创作,并非别阶级的文化罢了。例如梁先生的这篇文章,原意是在取消文学上
的阶级性,张扬真理的。但以资产为文明的祖宗,指穷人为劣败的渣滓,只要一瞥,
就知道是资产家的斗争的“武器”,——不,“文章”了。无产文学理论家以主张
“全人类”“超阶级”的文学理论为帮助有产阶级的东西,这里就给了一个极分明
的例证。至于成仿吾先生似的“他们一定胜利的,所以我们去指导安慰他们去”,
说出“去了”之后,便来“打发”自己们以外的“他们”那样的无产文学家,那不
消说,是也和梁先生一样地对于无产文学的理论,未免有“以意为之”的错误的。

  又其次,梁先生最痛恨的是无产文学理论家以文艺为斗争的武器,就是当作宣
传品。他“不反对任何人利用文学来达到另外的目的”,但“不能承认宣传式的文
字便是文学”。(35)我以为这是自扰之谈。据我所看过的那些理论,都不过说凡文
艺必有所宣传,并没有谁主张只要宣传式的文字便是文学。诚然,前年以来,中国
确曾有许多诗歌小说,填进口号和标语去,自以为就是无产文学。但那是因为内容
和形式,都没有无产气,不用口号和标语,便无从表示其“新兴”的缘故,实际上
也并非无产文学。今年,有名的“无产文学底批评家”钱杏邨先生在《拓荒者》上
还在引卢那卡尔斯基的话,以为他推重大众能解的文学,足见用口号标语之未可厚
非,来给那些“革命文学”辩护。(36)但我觉得那也和梁实秋先生一样,是有意的
或无意的曲解。卢那卡尔斯基所谓大众能解的东西,当是指托尔斯泰做了分给农民
的小本子那样的文体,工农一看便会了然的语法,歌调,诙谐。只要看台明·培特
尼(Demian Bednii)(37)曾因诗歌得到赤旗章,而他的诗中并不用标语和口号,便
可明白了。
  最后,梁先生要看货色。这不错的,是最切实的办法;但抄两首译诗算是在示
众,是不对的。《新月》上就曾有《论翻译之难》(38),何况所译的文是诗。就我
所见的而论,卢那卡尔斯基的《被解放的堂·吉诃德》,法兑耶夫的《溃灭》(39),
格拉特珂夫的《水门汀》(40),在中国这十一年中,就并无可以和这些相比的作品。
这是指“新月社”一流的蒙资产文明的余荫,而且衷心在拥护它的作家而言。于号
称无产作家的作品中,我也举不出相当的成绩。但钱杏邨先生也曾辩护,说新兴阶
级,于文学的本领当然幼稚而单纯,向他们立刻要求好作品,是“布尔乔亚”的恶
意(41)。这话为农工而说,是极不错的。这样的无理要求,恰如使他们冻饿了好久,
倒怪他们为什么没有富翁那么肥胖一样。但中国的作者,现在却实在并无刚刚放下
锄斧柄子的人,大多数都是进过学校的智识者,有些还是早已有名的文人,莫非克
服了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意识之后,就连先前的文学本领也随着消失了么?不会的。
俄国的老作家亚历舍·托尔斯泰和威垒赛耶夫,普理希文,(42)至今都还有好作品。
中国的有口号而无随同的实证者,我想,那病根并不在“以文艺为阶级斗争的武器”,
而在“借阶级斗争为文艺的武器”,在“无产者文学”这旗帜之下,聚集了不少的
忽翻筋斗的人,试看去年的新书广告,几乎没有一本不是革命文学,批评家又但将
辩护当作“清算”,就是,请文学坐在“阶级斗争”的掩护之下,于是文学自己倒
不必着力,因而于文学和斗争两方面都少关系了。
  但中国目前的一时现象,当然毫不足作无产文学之新兴的反证的。梁先生也知
道,所以他临末让步说,“假如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定要把他的宣传文学唤做无产文
学,那总算是一种新兴文学,总算是文学国土里的新收获,用不着高呼打倒资产的
文学来争夺文学的领域,因为文学的领域太大了,新的东西总有它的位置的。”(4
3)但这好像“中日亲善,同存共荣”之说,从羽毛未丰的无产者看来,是一种欺骗。
愿意这样的“无产文学者”,现在恐怕实在也有的罢,不过这是梁先生所谓“有出
息”的要爬上资产阶级去的“无产者”一流,他的作品是穷秀才未中状元时候的牢
骚,从开手到爬上以及以后,都决不是无产文学。无产者文学是为了以自己们之力,
来解放本阶级并及一切阶级而斗争的一翼,所要的是全般,不是一角的地位。就拿
文艺批评界来比方罢,假如在“人性”的“艺术之宫”(44)(这须从成仿吾先生处
租来暂用)里,向南面摆两把虎皮交椅,请梁实秋钱杏邨两位先生并排坐下,一个
右执“新月”,一个左执“太阳”(45),那情形可真是“劳资”媲美了。

                                   五

  到这里,又可以谈到我的“硬译”去了。
  推想起来,这是很应该跟着发生的问题:无产文学既然重在宣传,宣传必须多
数能懂,那么,你这些“硬译”而难懂的理论“天书”,究竟为什么而译的呢?不
是等于不译么?
  我的回答,是:为了我自己,和几个以无产文学批评家自居的人,和一部分不
图“爽快”,不怕艰难,多少要明白一些这理论的读者。
  从前年以来,对于我个人的攻击是多极了,每一种刊物上,大抵总要看见“鲁
迅”的名字,而作者的口吻,则粗粗一看,大抵好像革命文学家。但我看了几篇,
竟逐渐觉得废话太多了。解剖刀既不中腠理,子弹所击之处,也不是致命伤。例如
我所属的阶级罢,就至今还未判定,忽说小资产阶级,忽说“布尔乔亚”,有时还
升为“封建余孽”,而且又等于猩猩(46)(见《创造月刊》上的“东京通信”);
有一回则骂到牙齿的颜色。在这样的社会里,有封建余孽出风头,是十分可能的,
但封建余孽就是猩猩,却在任何“唯物史观”上都没有说明,也找不出牙齿色黄,
即有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论据。我于是想,可供参考的这样的理论,是太少了,所
以大家有些胡涂。对于敌人,解剖,咬嚼,现在是在所不免的,不过有一本解剖学,
有一本烹饪法,依法办理,则构造味道,总还可以较为清楚,有味。人往往以神话
中的Prometheus(47)比革命者,以为窃火给人,虽遭天帝之虐待不悔,其博大坚忍
正相同。但我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的,以为倘能味道较好,庶
几在咬嚼者那一面也得到较多的好处,我也不枉费了身躯:出发点全是个人主义,
并且还夹杂着小市民性的奢华,以及慢慢地摸出解剖刀来,反而刺进解剖者的心脏
里去的“报复”。梁先生说“他们要报复!”其实岂只“他们”,这样的人在“封
建余孽”中也很有的。然而,我也愿意于社会上有些用处,看客所见的结果仍是火
和光。这样,首先开手的就是《文艺政策》(48),因为其中含有各派的议论。郑伯
奇先生现在是开书铺,(49)印Hauptmann和Gregory夫人(50)的剧本了,那时他还是
革命文学家,便在所编的《文艺生活》(51)上,笑我的翻译这书,是不甘没落,而
可惜被别人着了先鞭。翻一本书便会浮起,做革命文学家真太容易了,我并不这样
想。有一种小报,则说我的译《艺术论》是“投降”。(52)是的,投降的事,为世
上所常有。但其时成仿吾元帅早已爬出日本的温泉,住进巴黎的旅馆了,在这里又
向谁去输诚呢。今年,说法又两样了,在《拓荒者》和《现代小说》上,都说是
“方向转换”。(53)我看见日本的有些杂志中,曾将这四字加在先前的新感觉派片
冈铁兵(54)上,算是一个好名词。其实,这些纷纭之谈,也还是只看名目,连想也
不肯想的老病。译一本关于无产文学的书,是不足以证明方向的,倘有曲译,倒反
足以为害。我的译书,就也要献给这些速断的无产文学批评家,因为他们是有不贪
“爽快”,耐苦来研究这些理论的义务的。
  但我自信并无故意的曲译,打着我所不佩服的批评家的伤处了的时候我就一笑,
打着我的伤处了的时候我就忍疼,却决不肯有所增减,这也是始终“硬译”的一个
原因。自然,世间总会有较好的翻译者,能够译成既不曲,也不“硬”或“死”的
文章的,那时我的译本当然就被淘汰,我就只要来填这从“无有”到“较好”的空
间罢了。
  然而世间纸张还多,每一文社的人数却少,志大力薄,写不完所有的纸张,于
是一社中的职司克敌助友,扫荡异类的批评家,看见别人来涂写纸张了,便喟然兴
叹,不胜其摇头顿足之苦。上海的《申报》上,至于称社会科学的翻译者为“阿狗
阿猫”(55),其愤愤有如此。在“中国新兴文学的地位,早为读者所共知”的蒋光
Z先生,曾往日本东京养病,看见藏原惟人(56),谈到日本有许多翻译太坏,简直比
原文还难读……他就笑了起来,说:“……那中国的翻译界更要莫名其妙了,近来
中国有许多书籍都是译自日文的,如果日本人将欧洲人那一国的作品带点错误和删
改,从日文译到中国去,试问这作品岂不是要变了一半相貌么?……”(57)(见
《拓荒者》也就是深不满于翻译,尤其是重译的表示。不过梁先生还举出书名和坏
处,蒋先生却只嫣然一笑,扫荡无余,真是普遍得远了。藏原惟人是从俄文直接译
过许多文艺理论和小说的,于我个人就极有裨益。我希望中国也有一两个这样的诚
实的俄文翻译者,陆续译出好书来,不仅自骂一声“混蛋”就算尽了革命文学家的
责任。
  然而现在呢,这些东西,梁实秋先生是不译的,称人为“阿狗阿猫”的伟人也
不译,学过俄文的蒋先生原是最为适宜的了,可惜养病之后,只出了一本《一周间》
(58),而日本则早已有了两种的译本。中国曾经大谈达尔文,大谈尼采,到欧战时
候,则大骂了他们一通,但达尔文的著作的译本,至今只有一种,(59)尼采的则只
有半部,(60)学英德文的学者及文豪都不暇顾及,或不屑顾及,拉倒了。所以暂时
之间,恐怕还只好任人笑骂,仍从日文来重译,或者取一本原文,比照了日译本来
直译罢。我还想这样做,并且希望更多有这样做的人,来填一填彻底的高谈中的空
虚,因为我们不能像蒋先生那样的“好笑起来”,也不该如梁先生的“等着,等着,
等着”了。

                                   六

  我在开头曾有“以硬自居了,而实则其软如棉,正是新月社的一种特色”这些
话,到这里还应该简短地补充几句,就作为本篇的收场。
  《新月》一出世,就主张“严正态度”(61),但于骂人者则骂之,讥人者则讥
之。这并不错,正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虽然也是一种“报复”,
而非为了自己。到二卷六七号合本的广告上,还说“我们都保持‘容忍’的态度
(除了‘不容忍’的态度是我们所不能容忍以外),我们都喜欢稳健的合乎理性的
学说”。上两句也不错,“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和开初仍然一贯。然而从这条
大路走下去,一定要遇到“以暴力抗暴力”,这和新月社诸君所喜欢的“稳健”也
不能相容了。
  这一回,新月社的“自由言论”遭了压迫,照老办法,是必须对于压迫者,也
加以压迫的,但《新月》上所显现的反应,却是一篇《告压迫言论自由者》(62),
先引对方的党义,次引外国的法律,终引东西史例,以见凡压迫自由者,往往臻于
灭亡:是一番替对方设想的警告。
  所以,新月社的“严正态度”,“以眼还眼”法,归根结蒂,是专施之力量相
类,或力量较小的人的,倘给有力者打肿了眼,就要破例,只举手掩住自己的脸,
叫一声“小心你自己的眼睛!”

         ※        ※         ※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三月上海《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三期。
  ②《新月》月刊团体指新月社。参看本卷第8页注⑦。
  ③争“言论自由”的文字指《新月》月刊第二卷第六、七号合刊(一九二九年
九月)上刊载的胡适的《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罗隆基的《告压迫言论自由者》
和编者的《敬告读者》等。后者以同人的名义说:“我们都信仰‘思想自由’,我
们都主张‘言论出版自由’,我们都保持‘容忍’的态度(除了‘不容忍’的态度
是我们所不能容忍以外),我们都喜欢稳健的合乎理性的学说。”当时新月派虽然
高喊“争‘言论自由’”,但实际上却反对人民有真正的言论自由。
  ④梁实秋参看本卷第92页注③。他在《新月》第二卷第六、七号合刊发表的
《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中写道:“曲译诚然要不得,因为对于原文太不忠实,
把精华译成了糟粕,但是一部书断断不会从头至尾的完全曲译,一页上就是发现几
处曲译的地方,究竟还有没有曲译的地方;并且部分的曲译即使是错误,究竟也还
给你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也许真是害人无穷的,而你读的时候究竟还落个爽快。死
译就不同了:死译一定是从头至尾的死译,读了等于不读,枉费时间精力。况且犯
曲译的毛病的同时决不会犯死译的毛病,而死译者却有时正不妨同时是曲译。所以
我以为,曲译固是我们深恶痛绝的,然而死译之风也断不可长。”
  ⑤《文艺与批评》鲁迅翻译的苏联文艺批评家卢那察尔斯基的论文集。一九二
九年十月上海水沫书店出版。
  ⑥仂句语法术语,指一个大句子中的小句子,现多称作“主谓词组”。
  ⑦新月社的声明指《新月》创刊号(一九二八年三月)所载《新月的态度》。
其中说:“我们这几个朋友,没有什么组织除了这月刊本身,没有什么结合除了在
文艺和学术上的努力,没有什么一致除了几个共同的理想。”
  ⑧Proletary英语:无产者。下文的“普罗列塔利亚”是英语Proletariat的音
译,即无产阶级。
  ⑨《韦白斯特大字典》美国诺·韦白斯特(1758~1843)编辑的一部大型英语
辞典,一八二八年初版。下面英文的意思是:无产者是最低阶级的公民,他们不是
以财产而只是以生孩子为国家服务。
  ⑩“舍密学”即化学。舍密是德语Chemie的音译,来源于希腊语Chemeia,意为
“炼金术”。
  ⑾沈从文湖南凤凰人,作家。凌叔华,广东番禺人,小说家。他们当时经常在
《新月》上发表小说。后面提到的《搬家》,是凌叔华写的短篇小说。
  ⑿闲话指陈西滢在《现代评论》“闲话”专栏上发表的文章,他后来结集为
《西滢闲话》,一九二八年三月新月书店出版。
  ⒀潘光旦(1899~1967)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新月社成员。他曾根据一
些地主家族的家谱来解释遗传,宣扬优生学。著有《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等书。
优生学是英国遗传学家哥尔登在一八八三年提出的“改良人种”的学说。它认为人
或人种在生理和智力上的差别是由遗传决定的,只有发展“优等人”,淘汰“劣等
人”,社会问题才能解决。
  (14)白璧德参看本卷第92页注④。梁实秋在《新月》上经常介绍白璧德的人文
主义理论,并将吴苾等人译的白璧德的论文编成《白璧德与人文主义》一书,于一
九二九年一月由新月书店出版。
  ⒂两首译诗指郭沫若译的苏联马林霍夫的《十月》(见一九二九年上海光华书
局出版的《新俄诗选》),和苏汶译的苏联撒莫比特尼克的《给一个新同志》(见
一九二九年水沫书店出版的波格丹诺夫《新艺术论》中的《无产阶级诗歌》)。
  ⒃《史》指《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汉》,指《汉书》,东汉班固著。
《书经》,即《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⒄唐译佛经,元译上谕我国自东汉时起,即开始了佛经的翻译工作,到唐代有
了新的发展,其中最著名的是玄奘主持译出的佛经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元朝统
治者曾强制规定诏令、奏章和官府文书都必须使用蒙文,而附以汉文的译文。唐代
和元代这类翻译多为直译,保存了原文的一些语法结构,有的词还用汉语音译,对
当时及后来的汉语词汇和语法,都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⒅“于我如浮云”语见《论语·述而》。含有轻视、无关的意思。
  ⒆厨川白村(1880~1923)日本文艺评论家。著有文艺论文集《出了象牙之塔》
和《苦闷的象征》等。
  ⒇《古文观止》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读本,收入先秦到明
代的散文二二二篇。
  梁实秋这段话的原文如下:“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方面的书翻成中文的我已经看
见约十种了,专门宣传这种东西的杂志,我也看了两三种。我是想尽我的力量去懂
他们的意思,但是不幸的很,没有一本这类的书能被我看得懂。内容深奥,也许是;
那么便是我的学力不够。但是这一类宣传的书,如什么卢那卡尔斯基、蒲力汗诺夫、
婆格达诺夫之类,最使我感得困难的是文字。其文法之艰涩,句法之繁复,简直读
起来比读天书还难。宣传无产文学理论的书而竟这样的令人难懂,恐怕连宣传品的
资格都还欠缺,现在还没有一个中国人,用中国人所能看得懂的文字,写一篇文章
告诉我们无产文学的理论究竟是怎样一回事。我现在批评所谓无产文学理论,也只
能根据我所能了解的一点点的材料而已。”
  (22)婆格达诺夫(1873~1928)通译波格丹诺夫,苏联唯心主义哲学家。曾一
度加入布尔什维克,一九一八年提出所谓“无产阶级文化”的主张。他的《无产阶
级诗歌》、《无产阶级艺术的批评》、《宗教、艺术与马克斯主义》等三篇论文曾
译成英文,载英国伦敦《劳动月刊》,后由苏汶译成中文,加上画室译的《“无产
者文化”宣言》,辑为《新艺术论》,于一九二九年由水沫书店出版。
  (23)托罗兹基即托洛茨基。他的《文学与革命》,曾于一九二五年美国纽约国
际出版社出版英文版,后由李霁野、韦素园译成中文,于一九二八年二月由北京未
名社出版。
  (24)吴稚晖(1865~1953)名敬恒,江苏武进人,国民党政客。这里所引的他
的谬论,见于一九二七年五月他给汪精卫的信。
  (25)梁实秋这段歪曲阶级斗争的话,见于《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一文:
“无产者本来并没有阶级的自觉。是几个过于富同情心而又态度褊激的领袖把这个
阶级观念传授了给他们。阶级的观念是要促起无产者的联和,是要激发无产者的争
斗的欲念。一个无产者假如他是有出息的,只消辛辛苦苦诚诚实实的工作一生,多
少必定可以得到相当的资产。这才是正当的生活争斗的手段。但是无产者联合起来
之后,他们是一个阶级了,他们要有组织了,他们是一个集团了,于是他们便不循
常轨的一跃而夺取政权财权,一跃而为统治阶级。他们是要报复!他们唯一的报复
的工具就是靠了人多势众!‘多数’群众‘集团’这就是无产阶级的暴动的武器。”

  (26)格里莱阿(G.,Galileo,1564~1642)通译伽俐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天文学家。一六三二年他发表《关于两种世界体系对话》,反对教会信奉的托勒密
的地球中心说,证实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日心说”,因此于一
六三三年被罗马教廷宗教裁判所判罪,软禁终身。
  (27)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者。
他在一八五九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
摧毁了各种唯心主义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给宗教神学以沉重打击。因
此曾受到教权派和巴黎科学院的排斥和歧视。
  (28)卢梭又译卢骚。他提倡人权平等学说,认为私有制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但他不主张消灭私有制,只希望通过法律来限制财富的大量集中。“资产是文明的
基础”,见于他一七五五年为《法兰西百科全书》所写的《论政治经济学》,译文
应为“财产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基础”。梁实秋歪曲引用卢梭这句话所发的谬论,见
于《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
  (29)这些话也见于《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无产阶级的暴动的主因是经
济的。旧日统治阶级的窳败,政府的无能,真的领袖的缺乏,也是促成无产阶级的
起来的原由。这种革命的现象不能是永久的,经过自然进化之后,优胜劣败的定律
又要证明了,还是聪明才力过人的人占优越的位置,无产者仍是无产者。文明依然
是要进行的。无产阶级大概也知道这一点,也知道单靠了目前经济的满足并不能永
久的担保这个阶级的胜利。反文明的势力早晚还是要被文明的势力所征服的。所以
无产阶级近来于高呼‘打倒资本家’之外又有了新的工作,他们要建立所谓‘无产
阶级的文化’或‘普罗列塔利亚的文化’,这里面包括文学艺术。”
  (30)这些话也见于《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文学的国土是最宽泛的,在
根本上和在理论上没有国界,更没有阶级的界限。一个资本家和一个劳动者,他们
的不同的地方是有的,遗传不同,教育不同,经济的环境不同,因之生活状态也不
同,但是他们还有同的地方。他们的人性并没有两样,他们都感到生老病死的无常,
他们都有爱的要求,他们都有怜悯与恐怖的情绪,他们都有伦常的观念,他们都企
求身心的愉快。文学就是表现这最基本的人性的艺术。无产阶级的生活的苦痛固然
值得描写,但是这苦痛如其真是深刻的必定不是属于一阶级的。人生现象有许多方
面都是超于阶级的。例如,恋爱(我说的是恋爱的本身,不是恋爱的方式)的表现,
可有阶级的分别吗?例如,歌咏山水花草的美丽,可有阶级的分别吗?没有的。如
其文学只是生活现象的外表的描写,那么,我们可以承认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我们
也可以了解无产文学是有它的理论根据;但是文学不是这样肤浅的东西,文学是从
人心中最深处发出来的声音。如其‘烟囱呀!’‘汽笛呀!’‘机轮呀!’‘列宁
呀!’便是无产文学,那么无产文学就用不着什么理论,由它自生自灭罢。我以为
把文学的题材限于一个阶级的生活现象的范围之内,实在是把文学看得太肤浅太狭
隘了。”
  (31)梁实秋在《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一文中说:“文学家就是一个比别人
感情丰富感觉敏锐想像发达艺术完美的人。他是属于资产阶级或无产阶级,这于他
的作品有什么关系?托尔斯泰是出身贵族,但是他对于平民的同情真可说是无限量
的,然而他并不主张阶级斗争;许多人奉为神明的马克斯,他自己并不是什么无产
阶级中的人物;终身穷苦的约翰孙博士,他的志行高洁吐属文雅比贵族还有过无不
及。我们估量文学的性质与价值,是只就文学作品本身立论,不能连累到作者的阶
级和身分。”
  (32)托尔斯泰指列夫·托尔斯泰。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他的作品无情地揭
露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同时又宣扬道德的自我完善和“不用暴力
抵抗邪恶”。
  (33)约翰孙(S.Johnson,1709~1784)英国作家、文学家。出身于书商家庭,
早年靠卖文为生。后因独力编撰第一部《英语辞典》,受到皇室的赏识,被授予政
府年金。从此成了“名流”,进入资产阶级上层社会。
  (34)这里所引也见《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原文说:“好的作品永远是少
数人的专利品,大多数永远是蠢的永远是与文学无缘的。不过鉴赏力之有无却不与
阶级相干,贵族资本家尽有不知文学为何物者,无产的人也尽有能赏鉴文学者。创
造文学固是天才,鉴赏文学也是天生的一种福气。所以文学的价值决不能以读者数
目多寡而定。一般劳工劳农需要娱乐,也许需要少量的艺术的娱乐,例如什么通俗
的戏剧,电影,侦探小说,之类。为大多数人读的文学必是逢迎群众的,必是俯就
的,必是浅薄的;所以我们不该责令文学家来做这种的投机买卖。……皇室贵族雇
用一班无聊文人来做讴功颂德的诗文,我们觉得讨厌,因为这种文学是虚伪的假造
的;但是在无产阶级威胁之下便做对于无产阶级讴功颂德的文学,还不是一样的虚
伪讨厌?文学家只知道聚精会神的创作,……谁能了解他,谁便是他的知音,不拘
他是属于那一阶级。文学是属于全人类的。”
  (35)这里所引也见《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原文说:“无产文学理论家时
常告诉我们,文艺是他们的斗争的‘武器’。把文学当作‘武器’!这意思很明白,
就是说把文学当做宣传品,当做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我们不反对任何人利用文学
来达到另外的目的,这与文学本身无害的,但是我们不能承认宣传式的文字便是文
学。”
  (36)钱杏邨(1900~1977)笔名阿英,安徽芜湖人,文学家,太阳社主要成员。
他在《拓荒者》第一期(一九三○年一月)《中国新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的问题》
中说:“这种文学(按指标语口号式的文学),虽然在各方面都很幼稚,但有时它
是足以鼓动大众的。鲁那卡尔斯基说,‘能够将复杂的,尊贵的社会的内容,用了
使千百万人也都感动的强有力的艺术的单纯,表现出来的作家,愿于他有光荣罢。
即使靠了比较的单纯的比较的初步的内容也好,能够使这几百万的大众感动的作家,
愿于他有光荣罢。对于这样的作家,马克斯主义批评家应该非常之高地评价。’
(《关于科学的文艺批评之任务的提要》)为布尔乔亚所侮蔑着的‘口号标语文学’,
在一方面,我们不能不承认它的幼稚,在另一方面,我们是不得不予以相当的估价
的。”《拓荒者》,文艺月刊,蒋光慈编辑,一九三○年一月在上海创刊,“左联”
成立后为“左联”刊物之一,同年五月第四、五期合刊出版后被国民党查禁。
  (37)台明·培特尼(1883~1945)通译杰米扬·别德内依,苏联诗人。在苏联
国内战争时期,他曾写了不少歌颂革命、讽刺敌人的政治鼓动诗。一九二三年四月
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曾授予他红旗勋章(即赤旗章)。
  (38)《论翻译之难》指胡适的《论翻译》一文,载《新月》第一卷第十一期
(一九二九年一月),其中有“翻译是一件艰难的事,谁都不免有错误”的话。
  (39)法兑耶夫(1901~1956)通译法捷耶夫,苏联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毁灭》、
《青年近卫军》等。《毁灭》曾由鲁迅译成中文,从一九三○年一月起在《萌芽月
刊》上连载,题为《溃灭》;一九三一年以“三闲书屋”名义出版单行本,改题为
《毁灭》。
  (40)格拉特珂夫(1883~1958)苏联小说家,著有《水门汀》,又译《士敏土》,
通译《水泥》,是他描写苏联经济复兴的长篇小说。
  (41)“布尔乔亚”的恶意钱杏邨在《中国新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的问题》中,
说鲁迅、茅盾等对“口号标语文学”的批评,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作家”对“普
罗列塔利亚文坛”的“恶意的嘲笑”。布尔乔亚,法语bourgeoisie的音译,即资产
阶级。
  (42)亚历舍·托尔斯泰(1883~1945)、普理希文(1873~1954),都是在十
月革命前即已成名,革命后仍继续创作活动的作家。
  (43)这些话,也见于《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
  (44)“艺术之宫”成仿吾在《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二期(一九二四年一月)
《〈呐喊〉的评论》中说:鲁迅的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改名为《补天》)“虽
然也还有不能令人满足的地方”,却是表示作者“要进而入纯文艺的宫庭”的“杰
作”。
  (45)“太阳”隐喻蒋光慈、钱杏邨等组织的文学团体太阳社。
  (46)“猩猩”之说,见《创造月刊》第二卷第一期(一九二八年八月)杜荃
(郭沫若)的《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一文,其中说鲁迅过去和陈西滢、长虹的
论战“是猩猩和猩猩战”。下文所说“骂到牙齿的颜色”,参看本卷第118页注⑥。

  (47)Prometheus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中造福人类的神。相传他从主神宙斯那
里偷了火种给人类,受到宙斯的惩罚,被钉在高加索山的岩石上,让神鹰啄食他的
肝脏。
  (48)《文艺政策》鲁迅一九二八年翻译的关于苏联文艺政策的文件汇集,内容
包括《关于对文艺的党的政策》(一九二四年五月俄共(布)中央召开的关于文艺政
策讨论会的记录)、《观念形态战线和文学》(一九二五年一月第一次无产阶级作
家大会的决议)和《关于文艺领域上的党的政策》(一九二五年六月俄共(布)中央
的决议)三个部分。系根据日本外村史郎和藏原惟人辑译的日文本转译,曾连载于
《奔流》月刊,一九三○年六月由水沫书店出版,列为鲁迅、冯雪峰主编的《科学
的艺术论丛书》之一。
  (49)郑伯奇(1895~1979)陕西长安人,作家,创造社成员。当时他在上海开
设文献书房。
  (50)Hauptmann霍普特曼(1862~1946),德国剧作家。Gregory夫人,格列高
里夫人(1852~1932),爱尔兰剧作家。
  (51)《文艺生活》创造社后期的文艺周刊,郑伯奇编辑,一九二八年十二月在
上海创刊,共出四期。
  (52)所谓“投降”之说,见于一九二九年八月十九日上海小报《真报》所载尚
文的《鲁迅与北新书局决裂》一文,其中说鲁迅在被创造社“批判”之后,“今年
也提起笔来翻过一本革命艺术论,表示投降的意味。”
  (53)“方向转换”《拓荒者》第一期(一九三○年一月)所载钱杏邨《中国新
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的问题》中说:“……就是现在‘在转换中’的鲁迅吧,也写
过‘文笔的拙劣不如报纸的新闻’这一类的讽刺。”《现代小说》第三卷第三期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所载刚果伦的《一九二九年中国文坛的回顾》中也说:“鲁
迅给我们的只是他转换了方向以后的关于普罗文艺的译品。”
  (54)片冈铁兵(1894~1944)日本作家。他曾在一九二四年创办《文艺时代》
杂志,从事所谓“新感觉派”文艺运动,一九二八年后一度转向进步的文艺阵营。

  (55)“阿狗阿猫”一九三○年一月八日《申报·艺术界》(国民党文化特务朱
应鹏主编)“余话”栏刊载陈洁的《社会科学书籍的瘟疫》一文,攻击马列主义理
论的翻译和传播,说“阿猫也来一本社会科学的理论,阿狗也来一本社会科学大纲,
驯至阿猫阿狗联合起来弄社会科学大全,这样,杂乱胡糟的社会科学书籍就发瘟了。”
同月十六日该刊又发表倜然的《创作数种》,其中也有类似的话:“看了阿猫阿狗
都译着连自己都搅不明白的社会科学书,我们的确相信现在是社会科学时代了。”
《申报》,参看本卷第92页注②。
  (56)藏原惟人日本文艺评论家。
  (57)蒋光慈的这些话,见他在《拓荒者》第一期(一九三○年一月)发表的
《东京之旅》。
  (58)《一周间》以苏联国内战争为题材的中篇小说,苏联里别进斯基作,蒋光
慈译。一九三○年一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
  (59)达尔文的学术著作,当时我国只有马君武译的《物种原始》(即《物种起
源》)一种,一九二○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60)尼采的著作,当时我国只有郭沫若译的《查拉图司屈拉钞》的第一部,一
九二八年六月创造社出版部出版。
  (61)“严正态度”指新月社在《新月》第一卷第一号(一九二八年三月)发刊
辞《新月的态度》中所表示的态度。他们提出所谓“健康”和“尊严”的“两大原
则”,认为当时一切进步的和革命的文艺,都是和他们“所标举的两大原则——健
康与尊严——不相容的”。在该刊第二卷第六、七期合刊(一九二九年九月)的
《敬告读者》中,又说“我们的立论的态度希望能做到严正的地步”。
  (62)《告压迫言论自由者》罗隆基作,载《新月》第二卷第六、七期合刊(一
九二九年九月)。

下一篇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