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

  隐士,历来算是一个美名,但有时也当作一个笑柄。最显著的,则有刺陈眉公
的“翩然一只云中鹤,飞去飞来宰相衙”的诗,至今也还有人提及。〔2〕我以为
这是一种误解。因为一方面,是“自视太高”,于是别方面也就“求之太高”,彼
此“忘其所以”,不能“心照”,而又不能“不宣”,从此口舌也多起来了。

  非隐士的心目中的隐士,是声闻不彰,息影山林的人物。但这种人物,世间是
不会知道的。一到挂上隐士的招牌,则即使他并不“飞去飞来”,也一定难免有些
表白,张扬;或是他的帮闲们的开锣喝道——隐士家里也会有帮闲,说起来似乎不
近情理,但一到招牌可以换饭的时候,那是立刻就有帮闲的,这叫作“啃招牌边”。
这一点,也颇为非隐士的人们所诟病,以为隐士身上而有油可揩,则隐士之阔绰可
想了。其实这也是一种“求之太高”的误解,和硬要有名的隐士,老死山林中者相
同。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悠哉游哉,聊以卒岁”〔3〕的幸福的。
倘不然,朝砍柴,昼耕田,晚浇菜,夜织屦,又那有吸烟品茗,吟诗作文的闲暇?
陶渊明〔4〕先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一名“田园诗人”,自然,他并不
办期刊,也赶不上吃“庚款”〔5〕,然而他有奴子。汉晋时候的奴子,是不但侍
候主人,并且给主人种地,营商的,正是生财器具。所以虽是渊明先生,也还略略
有些生财之道在,要不然,他老人家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早已在东篱旁
边饿死了。

  所以我们倘要看看隐君子风,实际上也只能看看这样的隐君子,真的“隐君子”
〔6〕是没法看到的。古今著作,足以汗牛而充栋〔7〕,但我们可能找出樵夫渔
父的著作来?他们的著作是砍柴和打鱼。至于那些文士诗翁,自称什么钓徒樵子的,
倒大抵是悠游自得的封翁或公子,何尝捏过钓竿或斧头柄。要在他们身上赏鉴隐逸
气,我敢说,这只能怪自己胡涂。

  登仕,是*n饭之道,归隐,也是*n饭之道。假使无法*n饭,那就连“隐”也隐
不成了。“飞去飞来”,正是因为要“隐”,也就是因为要*n饭;肩出“隐士”的
招牌来,挂在“城市山林”里,这就正是所谓“隐”,也就是*n饭之道。帮闲们或
开锣,或喝道,那是因为自己还不配“隐”,所以只好揩一点“隐”油,其实也还
不外乎*n饭之道。汉唐以来,实际上是入仕并不算鄙,隐居也不算高,而且也不算
穷,必须欲“隐”而不得,这才看作士人的末路。唐末有一位诗人左偃〔8〕,自
述他悲惨的境遇道:“谋隐谋官两无成”,是用七个字道破了所谓“隐”的秘密的。

  “谋隐”无成,才是沦落,可见“隐”总和享福有些相关,至少是不必十分挣
扎谋生,颇有悠闲的余裕。但赞颂悠闲,鼓吹烟茗,〔9〕却又是挣扎之一种,不
过挣扎得隐藏一些。虽“隐”,也仍然要*n饭,所以招牌还是要油漆,要保护的。
泰山崩,黄河溢,隐士们目无见,耳无闻,但苟有议及自己们或他的一伙的,则虽
千里之外,半句之微,他便耳聪目明,奋袂而起,好像事件之大,远胜于宇宙之灭
亡者,也就为了这缘故。其实连和苍蝇也何尝有什么相关。〔10〕明白这一点,
对于所谓“隐士”也就毫不诧异了,心照不宣,彼此都省事。

  一月二十五日。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二月二十日上海《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十
一期,署名长庚。

  〔2〕陈眉公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
海市松江)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曾隐居小昆山,但又常周旋官绅间。“翩然
一只云中鹤,飞去飞来宰相衙”是清代蒋士铨所作传奇《临川梦·隐奸》一出出场
诗的末两句,全诗为:“妆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终南捷径无心走,处
士虚声尽力夸。獭祭诗书充著作,蝇营钟鼎润烟霞。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
相衙。”按松江古名云间,所以这诗曾被人认为是刺陈眉公的。一九三五年一月十
六日《申报·自由谈》刊登再青(阿英)的《明末的反山人文学》一文中,曾引用
这一首诗。

  〔3〕“悠哉游哉,聊以卒岁”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诗曰:‘优哉
游哉,聊以卒岁’。”按现在的通行本《诗经》中并无“聊以卒岁”句;“优哉游
哉”则见于《小雅·采菽》。〔4〕陶渊明参看本卷第173页注〔5〕。南朝梁
钟嵘在《诗品》中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5〕“庚款”指美英等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一九○○年(庚子)八国联军入
侵我国,次年强迫清政府订立《辛丑条约》,其中规定付给各国“偿款”银四亿五
千万两。后来英、美等国宣布将赔款中尚未付给的部分“退还”,作为在我国兴办
学校、图书馆、医院等机构和设立各科学术文化奖金的经费。

  〔6〕“隐君子”即隐士。语见《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隐君子也。”

  〔7〕汗牛充栋语出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
则汗牛马。”

  〔8〕左偃南唐诗人。《全唐诗》载有他的诗十首。“谋隐谋官两无成”,原
作“谋身谋隐两无成”,是他的七律《寄韩侍郎》中的一句。〔9〕赞颂悠闲,鼓
吹烟茗周作人、林语堂等人长期提倡悠闲的生活情趣。一九三四年林语堂创办《人
间世》半月刊,更大肆提倡“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在他所办的《人间世》、
《论语》等刊物上,经常登载反映闲适生活的谈烟说茗一类文字。

  〔10〕《人间世》的《发刊词》中,曾说该刊内容“包括一切,宇宙之大,
苍蝇之微,皆可取材,故名之为人间世。”

下一篇 回目录